
可在此处下载此博客的 PDF 版本
可以看到附近同事工作情况的统间式办公室布局
2005 年谷歌首开先河之后,企业界以极快的速度改用了统间式办公室。 坏消息却接踵而至,首先是哈佛商学院 2018 年发布的不容置疑的研究成果。 开放式办公室并不是雇员可从中获得成功的绝佳场所。事与愿违,这些办公室成了雇员生产率较低的工作场所,大幅减少了同级协作,工作满意度也很低。其原因包括与同事肩并肩工作时让人分心的事更多,传声效果差,没有隐私,但大多数人都重视工作场所中的隐私。尽管有这些问题,但各企业似乎并没有大举改用更新更高效的工作场所设计。
对于各个公司,决定采用这种模式时,统间式办公室成本较低仍是一大考虑因素。 对于这种设计,每个雇员的可用面积少于有专用办公室或隔间的设计,如果员工可能会在现场花费大量时间,有时甚至没有为每个雇员留出的专用工作区。 第三方厂商提供一些临时替代解决方案,如大小不一的小型独立办公室,可由一人或多人用于摆脱开放区去密会。 但是,小型独立办公室及从开放区中开辟私密场所的其他措施,尚未得到广泛采用,因此统间式办公室相关问题很可能会一直在可预见的未来存续很长时间。
尽管谷歌乐此不疲,但开放式办公室并不是雇员可从中获得成功的绝佳场所。
统间式办公室与“小间铃控”学校的共同之处显而易见。
这一切如何转化为学校的设计? 美国现有的数万所学校短时间内不会有所改观,对于这些价值两万亿美元的学校,工作领域的研究成果有何启示? 这些学校中,大部分都以“小间铃控”(教室和走廊)式设计为主,这种设计首创于 100 多年以前,当时的学校教育最多只能让学生得到工作在工厂中所需的基本训练。
仔细研究后很容易发现统间式办公室与“小间铃控”学校设计的共同之处。 在教室中,工作时视听深陷同事之中的所有不利后果多至十倍。
对于学生合作或独立学习,或任何一种学习,一意识到上面这一点,所有将教室视为有效学习场所的观念就都会迅速烟消云散。教室不同于工作场所,甚至没有私密空间的假象,而工作场所至少看似雇员之间还有些间距。 这听起来可能有悖于直觉,但如果我们要从哈佛大学的工作场所相关研究成果中吸取教训,我们必须得出这样的结论:每天都让这么多学生离得这么近,在一起这么长时间,既会打断发挥创造力和解决复杂问题所需的思路,又会使学生不想(而不是促进)合作和协同学习。
如果最终目标是真正的学习,即使抛开隐私顾虑不论,也有很多理由认为教室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去处。 对于这一切,我们都必须将社交距离这个无所不在的因素考虑在内。 新冠病毒大流行使得“社交距离”一词急速流行起来。 即使在新冠病毒成为历史之后,各种形式的社交距离理念也会继续存在,这种假设合情合理。 教育机构将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美国境内的教室几乎都在一夜之间违反了社交距离规范。

教室这种校舍相当于统间式办公室,但每人所占空间却少得多。 社交距离呢? 算了吧!
无论有没有新增必要考虑因素社交距离,教室都是无效学习场所,因为教室不能满足学生的自主和参与需求,而新式教育中都规定了这种需求。 除此之外,教师还不能为设计跨学科教学体验而通过教室进行团队协作。 这远不是实现多形式学习所需的敏捷而活跃的学习场所。
好消息是,旧学校建筑可以得到彻底改善,变成“学习社区”式学校,开销也不是很大。通过“学习社区”式设计,教室的首要地位和直接教学会让位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以及为适应多形式学习而进行的场所提供。 这种彻底改善用一个暑假即可实现,届时“小间铃控”式学校就能变成学习社区,这样比较容易,费用也不多。 这种彻底改善的实现方法是,占据浪费了的走廊空间,并重新布置整个教学区,将大小不等的房间和各种氛围都包括在内,包括用于将全体师生聚到一起的公共区,以及教师协作套间。
上述学习社区式学校设计已预见到统间式办公室的许多现有问题。 这可能是因为学校设计本身有创伤期,因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和七十年代早期的开放教室实验失败了。 开放教室学校将多群学生及其教师放在一个没有墙的大开放区中,每群学生至少有一百人。 这些学习场所为教学带来的不利后果,也是现已在工作场所暴露出来的统间式办公室的不利后果,这不足为奇。
无论有没有新增必要考虑因素社交距离,教室都是无效学习场所,因为教室不能满足学生的自主和参与需求。
如果工作领域的研究成果可启发以教室为主的学校,使其转而采用学习社区模式,则这种研究成果对教育的益处,实际上可能最终会多于对工作场所的益处。 几年之前,我正在进行学校翻新设计,我问四年级学生 Lorna:在我们将营造的新学习场所中,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她的回答是? “能压扁的椅子”(软椅)。 学校现在该采取行动了,Lorna 这样的学生也该拥有既能独自学习,又能协作学习,既能放松,又能与同学交往的舒适学习场所了。 这样几乎不足以改变学校的外观和学校教育,但却会是个良好开端。

学习社区中有各种学生可根据其学习活动占用的场所。
参考文献
Learning by Design – Live / Play / Engage / Create by Prakash Nair, Roni Zimmer Doctori and Richard F. Elmore, April 2019
http://LearningbyDesign.co
Pods Were Meant to Fix Open Plan Offices, they Haven’t by Sophia Epstein. Wired, March 9, 2020
https://www.wired.co.uk/article/can-pods-save-open plan-office
The Truth About Open Offices by Ethan Bernstein and Ben Wabe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vember-December, 2019
https://hbr.org/2019/11/the-truth-about-open-offices
Open Plan Work Spaces Lower Productivity and Employee Morale by Jia Wertz, Forbes, June 30, 2019
https://www.forbes.com/sites/jiawertz/2019/06/30/open plan-work-spaces-lower-productivity-employee-morale/#1151314061cd
Everyone Hates Open Offices. Here’s Why they Still Exist by Katherine Schwab. Fast Company, January 15, 2019.
https://www.fastcompany.com/90285582/everyone-hates-open plan-offices-heres-why-they-still-exist
The Classroom is Obsolete, It’s Time for Something New by Prakash Nair. Education Week Commentary, July 29, 2011
https://www.edweek.org/ew/articles/2011/07/29/37nair.h30.html
Blueprint for Tomorrow: Redesigning Schools for Student Centered Learning by Prakash Nair. Harvard Education Press. October 2014.
https://www.hepg.org/hep-home/books/blueprint-for-tomorrow
The Open Classroom by Larry Cuban. Education Next. Spring 2004
https://www.educationnext.org/theopenclassroom/
作者简介

PRAKASH NAIR(AIA 会员)
Prakash Nair 是一位未来学家、建筑师,也是 Education Design International 的创始总裁兼 CEO。 他在世界各地开发了屡获殊荣的学校,并且著有三本有关学校设计的书,包括 Harvard Education Press 出版的《未来的蓝图》。

LOUIS SIROTA(AIA 会员)
Louis Sirota 担任 Education Design International 设计总监一职。 他在此岗位上引领全球新颖学校的规划、设计和开发。 2012 年以来,对于 30 多个尖端学校设计项目,他一直是主要设计团队成员。 Louis 也曾经是麻省理工学院 (MIT) 的研究科学家,他在该院中与一个团队协作,以便进一步提高校园建筑的能效
联系我们
Education Design International
电子邮件地址: Info@EducationDesign.com
网站: EducationDesign.com
电话: +1 800-311-2429

美国佛罗里达州 Lutz 的 Learning Gate Community School 露天餐厅